中国食品网-特色食品。
特色食品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特色食品 > 产业 > 正文

上海的淡水鱼从哪里来?

2019-08-28 10:56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上海嘉燕水产批发市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覆盖2000万长居人口,市场占地138亩,水产经营档口达500多个,水产运输车100多辆,经营常见水产品数百种,淡水鱼日成交量约50—150万斤,年交易额近100亿元,约占整个上海淡水鱼市场供应量的80%,有力地保障了上海市民的餐桌。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污染源的增加对水产品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渔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的广泛使用,导致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以水产品安全为原则,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指引下,结合水产供应链的业务特点,上海嘉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北京奥科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紧紧抓住国家“互联网+水产”战略的契机,通过互联网的衔接和桥梁作用推动水产大数据、智能化的发展,建立起一套集标准化、智能化、系统化的水产供应链管理体系,充分保障水产品安全,助力推进消费者信用体系的建立。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支持新型水产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水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上海嘉燕智慧水产全产业链供应体系,采用“从池塘到餐桌”的追溯模式,按照水产品生产流程,提取消费者关心的养殖、加工、包装、检验、运输、销售等作为供应链的追溯环节,通过建设产业资源管理系统、产销对接管理系统、质量追溯管理系统三大平台,并结合GIS系统对水产品全产业供应链的每一个节点进行有效的标识,以实施跟踪与溯源。主要追溯信息包括:主要产品信息、生长环境、生长过程、运输过程、加工过程、品牌信息等板块。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相关信息,使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通过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数据库,同时可以建立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开放于政府管理机构和消费者,以监控水产品质量。

  目前,上海嘉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这套标准化供应链管理体系,可实现每天对出入市场的淡水鱼供应链全封闭管理,该系统自运行以来,实现嘉燕水产市场淡水鱼档口全覆盖,涉及大宗淡水6大品类,共计产生电子运单11526条,可追溯淡水鱼5455万斤,完成6省36市/区水产品原产地追溯。此外通过该解决方案实现了生产基地标准化管理、流通路径智能化管理、销售服务系统化管理,充分保障了水产品的运输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准确、即时的追溯信息,对水产品流通全程实行统一的追溯管理。

  通过打通上海嘉燕水产供应链上游、中游、下游等各环节,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智慧水产全产业链供应体系,帮助上海嘉燕水产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建立起标准化的水产供应链管理体系,推进以上海嘉燕为核心的华东地区水产产业生产技术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产品交易中心、质量监管中心及大数据服务中心五大产业中心的形成。此外,通过该系统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

  一是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供应链新机制。项目标准化生产管理系统及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可从上游到中间再到下游,实现水产供应链全程的质量监管,可帮助解决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为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供新思路。二是创新水产产业供应链新模式。项目首次运用互联网、GPS、GPRS、云计算、云存储以及现代新兴物联网,实现水产品从生产、运输到加工销售的全方位监测、管理与控制,实现传统水产产业供应链的新突破。三是填补水产产业大数据空白。项目通过建立智慧水产管理与追溯平台从上游端生产到终端消费市场建立系统的水产产业大数据,实现了以大数据为基础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了数字渔业的发展进程。

  截至目前,上海的淡水鱼从哪里来,上海市民可通过上海嘉燕水产公众号查询每个批次。十一前后,市民买鱼可以直接向摊贩索要电子进货凭证,通过电子凭证查询每一条鱼的批次和追溯来源,品尝过后可以对来自各地的鱼品质做出判断,通过上海嘉燕智慧水产系统购买自己喜欢的产地鱼,同时可以把好吃的鱼原产地反馈给商贩,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周辉 朱伟星)

分享到:

上一篇:溜溜果园加入上市潮
下一篇:拼多多农货节排行榜:“南果北粮”地域特征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