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特色食品。
特色食品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食品网 > 特色食品 > 要闻 > 正文

强行翻包禁带外食,存在的不一定合理

2019-08-28 09:59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蒋梅)一向自诩以生产快乐、制造童话著称于世的迪士尼,近来因为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自带食物入园粗鲁的翻包行为与傲慢的回应惹了众怒,持续引发质疑,数度成热搜话题。网友公众口诛笔伐:“迪士尼没有童话,只有翻包”。

  今年年初,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大三学生小王携带零食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加以阻拦。小王认为,上海迪士尼乐园搜包检查侵害了消费者的隐私权,禁带食品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一纸诉状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了法庭。

  为了解社会公众对上海迪士尼乐园禁带食品入园的态度,小王和3名华政同学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多数人认为上海迪士尼乐园禁带食品、翻包的相关规定目的是“提高园内餐饮业的创收”。网友表示,迪士尼搜包不属于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安检,其本质就是维护园内食品消费的绝对垄断。

  迪士尼禁带食品入园背后,确实折射了一种商业模式、一个商业现象,如同电影院赚钱不靠电影票,靠的是爆米花等衍生品。

  一个面包售价25元到35元不等、一个热狗45元、一根烤肠30元、一瓶可乐20元,可以看出,上海迪士尼食品价格远高于园区外同等食品,溢价能力惊人。

  业内人士分析,国内主题乐园门票占游客总支出的绝大部分,近年80%的主题乐园都在亏损,餐饮创收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以园区安全和食品安全为由对游客进行搜包检查,而后将一切食品排除在园区外,迫使游客消费园内的高价食品,最终达到创收的目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内共有48家餐饮场所,超过40家商店,两家酒店1200多间客房,二次消费(包括餐饮)至少占50%—55%。而据国际主题娱乐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上海迪士尼乐园2017年接待游客1180万人次。飞猪2017年数据显示,86%的游客会在迪士尼内的餐厅用餐,按照人均100元消费额计算,仅用餐一项,就可以为迪士尼创收10亿元左右。

  迪士尼餐饮商业模式还不只是售卖饮料、餐食那么简单,迪士尼餐饮营销融入了演艺化、门票化、类型化和情景化。迪士尼用这“四化”将餐饮模式打造成独具特色的迪士尼餐饮IP。透过童话的光环,是迪士尼强大的现实掘金能力与营销水平。

  而相对于高价食品的事实垄断,上海迪士尼以安全检查为借口进行的“翻包”行为更广受公众诟病。上海迪士尼8月23日发布的说明,其中7次提到安检,却对翻包只字未提。

  有法律专家尖锐地指出,上海迪士尼偷换了翻包和安检的概念。安检是通过机器设备对箱包和人身进行检查,不涉及对人格尊严、隐私权、个人信息的侵犯。而翻包属于典型的搜查行为。我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随身携带的物品,在法律上可视为公民身体的延伸,也不能随意搜查。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邱宝昌认为,为保障公众人身安全,对大型游乐场所进行安检是符合相关规定的。但是,安检与翻包是两个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网友@潘晓丰表示,在中国,任何条例法规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强制翻包的做法很过分,除执法机构以外,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应对他人人身财产进行搜查或扣押。

  还有许多网友质疑迪士尼在全球采用“双标”。上海迪士尼的最新回应是:外带食品与饮料的规定,与中国大部分主题乐园以及迪士尼在亚洲的其他目的地一致。与香港和东京迪士尼不同,搜包检查以及禁带食品的规定未被用于欧美地区的其他迪士尼乐园,网友认为是歧视亚洲消费者。其实,撇开消费习惯不同,欧美消费者对食品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园区内外食品价格并不太过悬殊外,最关键之处在于,即便不是双标,采用国际统一标准,而违反所在国法律也不应被允许。

  对于维权意识极强、通过版权每年获利560多亿美元的迪士尼来说,学习知晓所在国法律、推动修改企业规则条例轻而易举。错误的行为不会因为做的人多了就变得正确,迪士尼乐园需要正视的问题不是有多少乐园在这么干,而是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存在只是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合理合法。哪怕是全球知名企业,也不应把商业的惯例凌驾于所在国法律与侵犯公众隐私和自尊基础之上。

分享到:

上一篇:炫“冀”品鉴 河北品牌农产品进京推介
下一篇:辽宁盘锦:免费推行食安责任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