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8 10:13 来源:光明日报
从世界范围看,海水养殖产业在农业领域发展最快。自1994年以来,年增长率达到7.5%,是传统农业年增长率的3倍。海水养殖产业具有世界性需求,据预测,到2050年,海水养殖将提供世界人口总蛋白质需求的62%。通过海水养殖来满足人类对于蛋白质的需求,称为蓝色食品革命。
从海洋生物资源的战略角度来看,其重点是建设蓝色粮仓。蓝色粮仓的根本之策就是以“播种”的方式从海洋中获取稳定的食物来源。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据统计,我国濒临太平洋具有约18000千米的海岸线,总领海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有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不同海域的6500多个岛屿。从海洋生产力的角度来看,东海是生产力最高的海域,在中国东海部署蓝色大粮仓具有特殊的历史基础和海洋自然条件的基础。
在东海中,舟山海域孕育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曾经是我国渔业资源最丰富、生产力水平最高的著名渔场,历史上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这“四大鱼产”曾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70%~80%。根据浙江省历年渔业经济统计资料,舟山市大黄鱼捕捞产量最高水平曾经在1974年达到131750吨,超过目前全国的大黄鱼养殖总产量。
实施蓝色粮仓大战略,是拓展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深度和广度的重要手段,是提供优质蛋白,保障食物安全与提升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关乎人们“菜篮子”工程和人类优质蛋白供给和健康的重大战略问题。海洋鱼类资源因其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促进人类健康具有重要价值。从长远来看,对于提升中国人口的健康与智力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实施东海蓝色粮仓的大战略角度看,要将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重建作为重中之重。大黄鱼是公认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中首屈一指的种类。古称“鳇鱼”。大黄鱼是营养水平最高的食物种类。野生大黄鱼是价值最高的种类,每斤价值在1000元以上。如果能让舟山野生大黄鱼重回万吨以上,将形成直接的产业百亿元以上。
近年来,继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之后,舟山市又成为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建设国家绿色渔业实验基地总体来说是要构筑三大新体系:符合现代渔业发展要求的渔业管理新体系、产业发展新体系和服务保障新体系。但归根到底,必须谋划具有重大影响和长远经济作用的大战略,因此,笔者认为:将东海野生大黄鱼资源重建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实施大黄鱼资源重建、重回万吨计划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野生渔业资源重建万吨计划是东海蓝色粮仓战略与舟山渔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首创”目标:以新型“全海域型开放养殖”海洋牧场为理论创新指导,创新地综合应用保育型人工渔礁、全程化增殖放流、声控光控训育、多学科资源调查与保育环境设计等手段,重建大黄鱼在舟山海域的索饵场、孵化场、保育场、产卵场,调控其洄游通道,实现再造大黄鱼野生渔业资源乐园。
笔者认为,可以将大黄鱼等渔业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从基因→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级的角度开展研究。
首先,收集、整合历史资料与人类活动影响分析,多尺度的渔业资源与环境要素调查、水文观测、标志放流等方法,综合运用现代组学、eDNA、稳定同位素、粒径谱、食物网动力学和生态位模型等技术手段,研究舟山渔场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和生态系统渔业资源种群数量产出可持续机理。
其次,基于现代组学(代谢组、微生物组等)方法和DPSIR概念模型构建渔业资源和栖息地评估新技术,基于Ecopath、NPZ模型和粒径谱理论,建立多营养层次生物资源承载力评估新技术,并开展相关评估工作。
再次,聚焦舟山野生大黄鱼资源恢复的技术需求,综合种质恢复、生境改造、连通性提升、敌害生物与污染防控以及海洋生态牧场等技术途径,研发资源养护与退化海域生态修复技术。
然后,根据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管理需求,开展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制度研究,并付诸改革与实施。最后,在普陀东极、嵊泗绿华、岱山岱衢洋等处建设数个具有音驯控制、渔场栖息重建的大黄鱼增殖放流示范区,开展全域化新型海洋生态牧场技术集成与示范,预期可在十年内形成野生大黄鱼新粮仓,实现资源重建万吨计划。
(作者:严小军,系浙江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上一篇:虾稻共养效益好 玉米两卖收入高
下一篇:田庄台:小吃也成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