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0 09:50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打着“输液吊瓶”吃大餐,冒烟吃着冰淇淋……继去年脏脏包、透明奶等网红食品火爆后,一些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红食品又玩出新花样。然而,调查发现,部分商品热销的背后或存在安全隐患。对此,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创新网红食品监管手段,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网红食品热销背后存隐性伤害
在湖北武昌一家液氮冰淇淋店里,店员将冰淇淋软糊,直接挤到液氮中,简单搅拌几下,就完成了制作。由于液氮沸点极低,当其汽化后,可以冒出白烟,远远看起来仙气缭绕,仿佛自带特效。这种冒烟冰淇淋售价每份18元,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和小朋友驻足购买。
“外观还是很新颖,算是‘打卡’一种网红冰淇淋吧。”27岁的吴女士说,她早就在直播平台上看到有人吃液氮冰淇淋,一直就想体验一番,加上液氮冰淇淋价格也在承受范围内,因此过来尝试。与吴女士一样,许多人拿到冰淇淋后,都是先吃一口,待白色的雾气从嘴巴和鼻孔冒出时,用手机拍下照片或视频,然后上传到网上发动态。“冰淇淋口感虽然一般,但外形确实比较酷炫,花十几块钱买一次体验,也是可以接受的。”22岁刘先生的观点,代表了不少来此消费的年轻人心声。
在深圳市福田区一家餐饮店,商家推出了一款名为“魔法药水”的“吊瓶饮料”。据观察,从外观上看,这款饮料和医院的输液吊袋(吊瓶)十分相似,包括输液袋挂架、输液袋、输液管和流速调节器等。不过,包装上并没有物品名称、生产日期等标识。“打着‘吊瓶’吃大餐,感觉很炫酷。”市民陈女士表示,她花33元购买了这款饮料,感觉很新奇。该店的店员也表示,这款饮料销量很火爆,吊袋里可以装酒也可以装饮料,每个吊袋只能用一次。
这两款网红食品深受年轻人喜爱,但是背后的隐性安全隐患也不少。有消费者表示,曾因为食用液氮冰淇淋受伤;更有消费者担心仿医疗外观包装会让孩子今后误把输液袋当饮料喝。
“我第一次吃液氮冰淇淋,把舌头和下嘴唇都扯破了,怕了怕了,再也不吃了。”武昌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刘同学称,因为液氮冰淇淋温度太低,他刚将冰淇淋送入嘴,就感觉舌头和下嘴唇被粘住了扯破了皮。据了解,液氮冰淇淋造成的受伤事故并非孤案。不少网友表示,食用液氮冰淇淋舌头被冻伤。此外,去年8月,有柳州市民给孩子在食用时,因纸碗滴漏液氮,孩子腹部被冻伤,留下疤痕。对于“吊瓶饮料”,不少市民也担心,商家模仿医疗器械外观包装饮料,万一小孩子看到,以后会把输液袋当成饮料喝。
针对食用液氮冰淇淋的安全问题,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主任谢卫国表示,氮气是一种安全的气体,无色无味,空气中有约78%的成分为氮气,其化学性质不活泼且没有腐蚀性,食入少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此外,由于液氮沸点极低,在常温下极容易沸腾并完全蒸发,不会残存在食物中。因此,将液氮作为冷冻剂用于食品中,不会带来健康问题。
不过,谢卫国表示,尽管液氮本身无毒无害,但其温度极低,可低至-196℃,若是长时间接触液氮或是大量液氮在皮肤表面汽化吸热,都会瞬间造成皮肤冻伤,甚至导致细胞组织坏死,引发不可逆的损伤,在食用液氮冰淇淋时必须非常小心。
“比起消费者,商家要更有安全意识。”谢卫国称,商家在制作液氮冰淇淋时接触液氮的频率更高、体量更大,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并规范操作,避免意外发生。
针对“吊瓶饮料”是否安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这款“吊瓶饮料”迎合了消费者尝鲜猎奇的消费需求,但对未成年人可能产生误导。为了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认知上的混淆,应当加以规范。
应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
针对商家模仿医疗器械外观销售饮料的现象,广东华商(龙岗)律师事务所律师苏述超表示,目前在食品包装方面,国家并没有强制要求食品外观包装要与医疗机械用品区别开来。他表示,单从模仿医疗器械外观的角度来看,“吊瓶饮料”的生产经营商家并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过,食品外观包装与医疗器械用品相似,存在使用不当并危及人身安全的可能。依据法律规定,“吊瓶饮料”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食品专家也特别提醒,在购买冒烟冰淇淋时,应多加注意。肠道功能较弱的市民,不宜多食此类冷冻食物,否则易刺激肠道,引发肠道功能紊乱。孩子食用时,家长应严格看管。此外,由于液氮温度极低,建议市民食用时,用纸巾、软布包裹,防止皮肤直接接触而冻伤。
深圳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万颖表示,对于这类网红食品,要客观看待,可以偶尔买份尝尝。但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识,了解它们对人体是否有伤害。而作为商家,必须要注重食品的安全。有消费者表示,网红食品作为零食,主要就是色香味,营养不是最重要的,冒烟这些我们可以接受;但主要添加的材料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合法合规就行。
针对“冒烟冰淇淋”“输液式饮料”等网红食品,广东瀚宇律师事务所律师芦睿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创新网红食品的监管手段,制定相关应急措施或指引,建立网红食品的常态化监管机制。芦睿表示,国家的法律法规、行业的指引、企业的自律以及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四个方面缺一不可。相关部门、企业与消费者应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链条,为网红食品的食用安全筑起 “防护墙”。
(本报记者 袁国凤 综合整理)
上一篇:欧盟捕捞船队保持着高额利润
下一篇:烟台海参产业推介会在京举行